群策群力,共创佳绩。拆炉过程中,结合混铁炉服役期间各部位温度、炉衬侵蚀、生产实际操作等,技术人员理性分析,决定对东西端墙渣线以下内层耐材和全部炉底进行保留,此举在节省工期的同时,节约耐材50余吨。砌炉前,该单位召开检修专项会议,对混铁炉残衬进行测量,薄壁镀锌钢管分析研究数据,判断混铁炉使用过程中的薄弱部位,进行“短板”修补、加固,对前后墙、左右端墙盛铁、渣线部位进行局部浇注料套浇,使炉体整体结构稳定,且更加耐侵蚀、耐冲刷。烘炉过程中,对烘炉工艺进行调整,上下一心,各方协调,确保烘炉煤气正常供应,终比计划提前1天完成烘炉。
经过连续26天的昼夜奋战,3#混铁炉大修工作较计划工期提前6天完成,为炼钢厂优化铁水、改善冶炼条件打好基础。
总经理汤延军携全体员工愿与新老客户朋友本着诚实守信、互惠互利原则,以真诚的心架起彼此合作的桥梁,互相支持,共同发展,为 浙江绍兴镀锌钢管行业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。
上半年,使用大方坯轧制钢轨超过5万吨以上,有效缓解了上道工序生产压力,提高了产能。为了规避品质风险,攀钢钒将钢轨质量管控同精益六西格玛结合起来,推广PFMEA(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)管理模式,将钢轨产品纳入风险管理,建立周例会、月例会及每一支钢轨溯源制度,快速实现钢轨产品全流程质量精细化和量化管理,稳定了钢轨合格率。
通过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和劳动竞赛,推行标准化操作,强化设备一体化管控,保障轧机运行功能精度,改善了生产经营业务流程,了钢轨生产效率,满足了用户要求。国贸公司密切联系攀钢钒、研究院等单位和部门,强化产供运销衔接,围绕国内外两个市场,积极走访用户及施工单位,收集信息,完善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,了钢轨品牌形象,国内外两个市场份额得到稳步拓展。攀钢钢轨不仅在国内高速铁路网建设中表现亮眼,更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 和地区为中国高铁名片增辉添彩。
从调研情况来看,下游成材需求确有走弱迹象,现货采购量有减少趋势,但需求弱化小于预期。“虽然钢厂利润水平较低,但山西钢厂新置换的高炉陆续准备投产,如果没有其他突发因素,开始生产之后短期内停产的可能性较小。此外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钢厂前期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,6分镀锌管对当前低利润的容忍度较高,即使利润趋近盈亏平衡线,也不会进行停炉作业,但有通过增加检修主动降低产量的可能。”上海融昊投资黑色研究员杜宸说。
事实上,此次调研的多数企业都在进行产能置换工作,并且已经按照计划实施,其中一座大型高炉在7月初投产,伴随投产退出两座450立方米高炉,另外一座9月初投产。其他企业置换的高炉目前也在建设中,预计今年年底将陆续完成。
此次调研钢厂以民营企业为主,去年各家产能一般在200万—650万吨,除两家钢厂因限产检修外,其余钢厂均为满产状态,今年的计划产量基本都高于去年10%—20%。
成材销售方面,调研企业均以直供或者供应大贸易商为主,长协用户比例在80%以上,销售范围主要集中在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重庆和四川等中西部地区,相对于华东和华北地区,镀锌大棚管加上运费后并没有价格优势。
杜宸认为,临汾平原地区钢材供大于求,有累库压力,钢厂利润快速收缩,螺纹钢生产仅有微利。基于较低的钢厂利润判断,钢厂有压低焦炭原料库存的动力,由大量补库焦炭变为随用随采为主,因此钢厂的焦炭需求大幅的概率较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