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分子逃生管道受到冲击后,石块被弹出,管道几乎没有受到损伤,耐冲击性能良好,其次和钢管相比,高分子逃生管道重量轻变,便于输送和安装,而且价格适中,综合性价比高。
抗压抗老化逃生管道:
高分子逃生管道基本情况:
1、热膨胀系数:18×10-5℃ 2.分子量:250±50万分子量
2、长度:3米/根;4米/根;6米/根;
3、逃生管道物理力学特性: 密度:0.945 gcm
4、拉伸断裂强度≥32Mpa 、拉伸断裂伸长率≥340Mpa 、拉伸屈服强度≥20Mpa 、纵向回缩率<3%(23℃) 、冲击强度≥110KJm2(23℃)、摩擦系数:0.07-0.10mm3 。
逃生管道设置要求:
连接方法:
1.逃生管道抱箍连接
2.逃生管道金属对插式连接
3.逃生管道链条连接
4.二级台阶使用过渡弯头
逃生管道设置要求:
1. 施工现场要按要求设置足够的通风、隧道逃生管道和报警设施。
2.隧道工程施工需实施作业限时制度,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夜间也要停止作业。
3.在隧道逃生管道支护方面,施工单位要严格隧道施工支护施工工序管理,严禁支护滞后和步距超标。
4.施工单位应选择有资质的单位,开展隧道超前水文地质预报和量测,超前地质预报和量测单位要预报和监测质量,同时及时准确反馈给进入。
5.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制定应急救预案,建立应急救援队伍,配备应急救援人员等,定期组织应急逃生演练施工、监理、设计单位。
6.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推行机械化作业,以减少作业人员。1km以上的隧道逃生管道。对1km以下隧道人员车辆出入洞也要规范管理,严禁无关人员。
公司生产隧道逃生管道,新型隧道逃生管道,轻型隧道逃生管道,逃生通道,逃生管道,悬挂式逃生管道。新型隧道逃生管道重量轻、抗冲击、拆装搬运方便,为隧道应急救援提供可靠保障!
隧道逃生管道施工铺设要求
1. 悬挂式隧道逃生管道尽量与隧道车(人)行横洞相连接,形成网状悬挂式隧道逃生管道。
2. 对悬挂式隧道逃生管道设置不到位的,严禁开挖作业。
3. 要保证抗冲击悬挂式隧道逃生管道厚度不小于10mm
4. 抗冲击悬挂式隧道逃生管道径不小于60cm
5. 每节管长宜为3米-6米
6. 抗冲击悬挂式隧道逃生管道可手动拆卸,连接牢固。
公司高性能的隧道逃生管道,已经在隧道行业应用便受到了一致好评,在和钢管的抗冲击对比试验中,新型隧道应急逃生管道完胜钢管,成为隧道逃生领域的新宠。
隧道逃生管道抗冲击强度常温下是pe100的10倍以上,抗开裂能力是pe100的2倍左右,而且温度越低,抗冲击性能越强,它的反复冲击厚表面硬度更高,可以抵御各种外力冲击,地壳变形,比钢管更,更可靠。
世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洛阳空港产业集聚区,优良的地理环境,现代化的产业集群,让企业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。配套设施齐全。我司一路坚持用科技和信念打造过硬的产品和质量,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。成绩属于过去,奋斗属于未来。世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秉承:德、孝、诚、爱和利他精神的企业理念,“创品质,树精品企业”的宗旨,“诚信、创新、发展”的经营理念,“用心服务、尽善尽美”的服务理念。
逃生管道环刚度高、耐压性好、不易变形,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发生坍塌时,承压能力和抗环境破坏能力远远超过一般管道。交通部门采用新材料对公路隧道施工应急救援通道进行了设计。同时,应急救援通道的结构尺寸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,结构简单,拆装方便。,通过对逃生管道和钢管进行抗冲击性对比试验,验证了逃生管道应用于公路隧道施工应急救援的可靠性。
针对公路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多发的情况,首次采用新材料()对公路逃生管道进行了设计研究。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,根据Hertz接触力学理论,采用Thonroton假设,对新型逃生管道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,并对逃生管道的连接方式进行了设计。 ,通过抗冲击性试验,对逃生管道应用于公路隧道施工应急救援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。试验结果表明,逃生管道结构尺寸合理,可靠,可应用于公路隧道施工应急救援。
隧道逃生管道安装:
1、为便于安装及拆装,在每节成都隧道逃生管道距端头1.5m处各设一个吊环、焊接在同一纵断面上。在吊环垂直方向,位于钢管1/2高度处的管端焊接连接钢板,中间设连接孔,用U型插销将两节逃生管道连接。
2、为保证隧道逃生管道承受坍塌体的压力,对采用的材质管材,必须确保其承压能力和连接头的牢固,并经试验室具体试验后,方可用于隧道中。
3、施工现场应根据隧道围岩、掘进开挖方式等情况备足管道和连接材料,除整节逃生管道外,应同时备足1米、2米、3米短节管道、转接接头(135°)等。
4、隧道逃生管道安装须经加工方可使用,结合材质及隧道现场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加工,要求连接简单、牢固、紧密可靠,且在地面做好临时固定措施,施工时管口可加临时封盖,并易于打开和封闭。
5、隧道逃生管道设置起点为新施作好的二衬端头处,距二衬端头距离不得大于5米,从衬砌工作面布置至距离开挖面15m以内的适当位置,管道沿着初期支护的一侧向掌子面铺设,逃生管内预留工作绳,方便逃生、抢险、联络和传输各种物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