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、销售和生产 福建莆田卫生级不锈钢管。公司以创新产品和高端技术应用为导向,不断提供高品质产品和超值客户服务。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包括: 福建莆田卫生级不锈钢管,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,同时也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,拥有了较好的知名度。 经营理念:凝聚科技创新力量,创造美好明天。
锰 Mn:≤2.00
硫 S :≤0.030
磷 P :≤0.035
铬 Cr:18.00~20.00
镍 Ni:8.00~12.00
抗拉强度 σb (MPa):≥480
条件屈服强度 σ0.2 (MPa):≥177
伸长率 δ5 (%):≥40
断面收缩率 ψ (%):≥60
硬度 :≤187HB;≤90HRB;≤200HV
耐空气、蒸汽、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、碱、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。又称不锈耐酸钢。实际应用中,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,而将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。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,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,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。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。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,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%左右时,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,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( 自钝化膜),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。除铬外,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、钼、钛、铌、铜、氮等,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。
会产生腐蚀、点蚀、锈蚀或磨损。不锈钢还是建筑用金属材料中强度的材料之一。由于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,所以它能使结构部件地保持工程设计的完整性。含铬不锈钢还集机械强度和高延伸性于一身,易于部件的加工制造,可满足建筑师和结构设计人员的需要
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。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,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,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。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。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,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%左右时,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,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( 自钝化膜),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。除铬外,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、钼、钛、铌、铜、氮等,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。
会产生腐蚀、点蚀、锈蚀或磨损。不锈钢还是建筑用金属材料中强度的材料之一。由于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,所以它能使结构部件地保持工程设计的完整性。含铬不锈钢还集机械强度和高延伸性于一身,易于部件的加工制造,可满足建筑师和结构设计人员的需要
2205简介
2205是一种加N双相不锈钢。N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2205的耐腐蚀性能,尤其是焊接的情况。ASTM标准对2205
双相钢的含N量要求是0.08-0.2%,Cr、Mo、Ni的含量也有要求,所以2205双相钢的点蚀当量PREN值达到了35.8,
进一步提高了耐蚀性能。
2205双相不锈钢是由22%铬,3%钼及5-6%镍氮构成的双相不锈钢。它具有高强度、良好的冲击韧性以及良好的整体
和局部的抗应力腐蚀能力。
与316L和317L奥氏体不锈钢相比,2205合金在抗点腐蚀及逢隙腐蚀方面的性能更优越,它具有很高的抗腐蚀能力,与奥氏体相比,它的热膨胀系数更低,导热性更高。
2205的屈服强度是奥氏体不锈钢的两倍,这一特性使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减轻重量,让这种合金比316,317L更具有
价格优势。
2205是使用广泛的双相不锈钢材料,在出厂前的所有2205不锈钢都要金相检验,以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σ相。2205
常见的应用形式是管件。
工艺性能检验:
压扁试验.拉伸试验.扩口试验.硬度试验.金相试验.无损探伤(包括涡流探伤和超声波检验)。
产品用途
用于耐酸输送管道﹐大型锅炉过热器管道﹑换热器管道﹑蒸汽管道﹑石油化工的热交换器管道等, 321用于高温环境下427-816°C的长期作业。321还常用于:锅炉厂,热交换器厂,石油精炼厂等。
321不锈钢管的化学成分,用途,性能
321(0Cr18Ni9Ti,1Cr18Ni9Ti, 0Cr18Ni11Ti)不锈钢管,UNS32100,TP321,SUS321
适用标准:ASTMA312,ASTMA213,ASTMA269,GB/T14976-2002,GB/T14975-2002,GB13296-2007,JISG3459,JISG3463
ASTMA312
TP321化学成分: 碳≤0.08 锰≤2 磷≤0.045 硫≤0.030 硅≤1.00 铬:17.0—19.0 镍:9.0-12.0 氮≤0.10 钛:5倍碳的含量或不得少于0.7%
ASTMA269/ASTMA213
TP321化学成分: 碳≤0.08 锰≤2 磷≤0.045 硫≤0.030 硅≤1.00 铬:17.0—19.0 镍:9.0-12.0 钛: 5倍碳的含量或不得少于0.7%
JISG3459
SUS304化学成分: 碳≤0.08 锰≤2 磷≤0.040 硫≤0.030 硅≤1.00 铬:17.0—19.0 镍:9.0-13.0
钛≥5倍碳含量
GB/T14976-2002
GB/T14975-2002
GB13296-2007
0Cr18Ni10Ti 化学成分: 碳≤0.08 锰≤2 磷≤0.035 硫≤0.030 硅≤1.00 铬:17.0—19.0 镍:9.0-12.0 钛≥5倍碳含量